理解Spark核心之RDD
Spark是围绕RDD的概念展开的,RDD是可以并行操作的容错元素集合。RDD全称是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s(弹性分布式数据集)
理解RDD
如果你在Spark集群中加载了一个很大的文本数据,Spark就会将该文本抽象为一个RDD,这个RDD根据你定义的分区策略(比如HashKey)可以分为数个Partition,这样就可以对各个分区进行并行处理,从而提高效率。
RDD是一个容错的,并行的数据结构,可以让用户显示地将数据存储到磁盘和内存中,并能控制数据的分区。同时,RDD还提供了一组丰富的操作来操作这些数据。在这些操作中,比如Map、flatMap、filter等转换操作实现了monad模式(Monad是一种设计模式,表示将一个运算过程,通过函数拆解成互相连接的多个步骤;你只要提供下一步运算所需的函数,整个运算就会自动进行下去。),很好的切合了Scala的集合操作。另外,RDD还提供了比如join,groupBy,reduceByKey(action操作)等更为方便的操作,用来支持常见的数据运算。
RDD是一系列只读分区的集合,它只能从文件中读取并创建,或者从旧的RDD生成新的RDD。RDD的每一次变换操作都会生成新的RDD,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,这种粗粒度的数据操作方式为RDD带来了容错和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,但是在面对大数据集中频繁的小操作的时候,显得效率比较低下。
RDD原理
RDD实际上是一个类(sc.textFile()方法返回一个RDD对象,然后用line接收这个对象),而这个RDD类中也定义了一系列的用于操作的方法,也就是一些算子操作。
这个类为了实现对数据的操作,里面有分区信息,用于记录特定RDD的分区情况;依赖关系,指向其父RDD;一个函数,用于记录父RDD到自己的转换操作;划分策略和数据位置的元数据。在DAG中这样的RDD就可以看成一个个节点,RDD中的存储的依赖关系就是DAG的边。在Spark中,数据在物理上被划分为一个个的block,这些block由blockmanager统一管理的。
在设计RDD之间的依赖关系时,设计者将RDD之间的依赖关系分为两类:窄依赖和宽依赖。RDD作为数据结构,本质上是一个只读的分区记录集合。一个RDD可以包含多个分区,每个分区就是一个DataSet片段。RDD可以相互依赖,如果RDD的每个分区最多只能被一个Child RDD的一个分区使用,则称之位narrow dependency(窄依赖);若多个Child RDD分区都可以依赖,则称为wide dependency(宽依赖),而join操作则会产生wide dependency。
Spark之所以将依赖分为narrow与wide,基于以下两点原因:
narrow dependecies可以支持在同一个cluster node上,并且以管道形式执行多行命令,例如在执行了map操作后,紧接着执行filter。相反,wide dependencies需要所有的父分区都是可用的,可能还需要调用类似MapReduce之类的操作进行跨节点传递。
其次从失败恢复的角度考虑,narrow dependencies的失败恢复更有效,因为它只需要重新计算丢失的parent partition即可,而且可以并行的在不同节点进行重计算。而wide dependencies牵涉到RDD各级的多个parent partitions。
总结
RDD是Spark的核心,也是整个Spark架构的基础,特性总结如下:
- 不变的数据结构存储
- 支持跨集群的分布式数据结构
- 可以根据数据记录的Key对结构进行分区
- 提供了粗粒度的操作,且这些操作支持分区
- 它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,从而提供了低延迟性